为主动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,更好推动区域一体化融合发展,打造包容开放、智慧便捷的公共资源交易营商环境,我区率先开启“不见面开标+异地多点评标”的“云上评标”交易新模式,打破区域限制,为重点项目开评标穿上“防护服”。截至目前,已与栖霞、莱阳等多地进行远程评标合作,共实现远程异地评标63个,设置主会场30个、分会场33个,实现了从“区域内”向“区市间”的转变。
共用场地设施配置集聚各方资源
制定出台《远程异地评标工作实施方案》,优化改造2个远程异地评标室,全面升级配备电脑、摄像头、手写板、话筒、“云签”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,制定业务培训手册,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开展培训会,着力强化评标人员专业能力。
在项目评标环节设一个主场与多个副场,主场在牟平分中心,副场分别在其他县市区分中心,主副场统一使用由主场提供的评标系统,确保系统完全切合属地项目的交易规则与流程,网络、交易场地、硬件设备、音视频监控等可主副场互享共用,实现合作远程异地评标的区市“既可做主场也可当副场”的灵活切换。
共享评标专家资源减轻企业负担
远程异地评标作为不见面开标系统的延伸,副场即可“就近评审”,最大限度地统筹专家评审力量,解决各县市区专家资源不足的问题。将线下专家的“面对面”转为线上“键对键”,既减少了人员聚集、降低病毒传播风险,有利于当前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,也节省了企业评标费用,实现“交易数据云上走、企业零跑路”。
积极打造“云签”电子信息平台,将评委电子签章统一存放,评标专家无须携带 CA 数字证书,“刷脸”即可登录评标系统完成项目评审,在专用手写板上“一刷身份证,一照头像,一写签名”即可完成签章采集,只需要一分钟就能完成原来十分钟才能完成的流程。
互通区域系统数据共享优质服务
建立“不见面评标”交易新模式,评标专家通过远程异地评标系统“面对面”交流,通过在线推荐评委会组长、音视频双向同步交流、查看标书、评标、评分汇总、形成评标报告、使用 CA 签章、确认评标结果和打印评标报告等环节,重塑评估审核流程,实现开评标工作网上“一链办理”。
持续扩大远程异地评标覆盖面,加强与其它县市区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联系,共同建立起远程异地评标合作机制,形成强大工作合力。1月25日,“牟平区养马岛污水管网二期 EPC 工程和栖霞市城市更新夜景品质提升智慧照明工程(二期)设计施工总承包(EPC)”项目开启双向远程异地开评标工作,开创烟台市区市之间“双向远程异地评标”新模式。2 月 21 日,“牟平城区地下管廊工程—牟新路北段雨污分流”招投标项目顺利开标,该项目同时在烟台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牟平分中心、莱阳分中心、栖霞分中心三地首次联手,开创烟台市首例“三地评标”+“三地云签”评审模式。
强化专家评审监督促进平台共同发展
远程异地评审模式打破了传统评审的地域因素限制,以“一地多点”的形式,最大限度地将采购人、供应商和评审专家从地域上隔离,规避了评审专家被围猎的风险,从源头上强化了廉政风险防控,降低可能影响评审质量、干扰公正性的腐败风险。
采用“云签”平台与电子评标系统无缝对接,可有效鉴别评审专家身份,从根本上解决可能存在的人证不符的舞弊行为,大幅提高了对其身份核验的效率和准确性,保证了招投标活动的公平、公正、规范、有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