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
> 工作动态 > 媒体之声

一刻一凿下的传承情怀
记非遗传承人杨龙与传统果模的故事

日期:2021-12-31 来源: 烟台市牟平区人民政府 访问次数:

字号:

在很多牟平人的记忆中,果模并不是什么陌生的物件,从七夕节的“巧果”到春节的“莲子”,这些传统面食的制作都离不开果模这个“最强辅助”。据了解,早起民间的原始果模是工匠用泥土烧制出来的,后来经过逐步发展,变成了用果木等原料雕刻而成的模具。

现如今,随着机械化的大规模覆盖,塑料果模得到了广泛应用,而手工雕刻果模这种技艺由于过程繁琐、费时费力,就慢慢地被淡忘了,雕刻果模的手艺人也显得尤为珍贵。在武宁街道南自格庄村,就有这样一位果模制作技艺的传承人——杨龙,在他的手下,一块块木材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和灵魂,得以凭借各种生动有趣的形象留存于世间。

杨龙今年52岁,他与果模的故事要从20多年前讲起。杨龙告诉记者,自己的老丈人早年间做些小生意,而这个生意就是贩卖果模,那时候逢年过节,大家都喜欢用果模“卡”一些样式丰富的面食,既好吃又好看。和妻子结婚后,杨龙也跟着干了一段时间的果模贩卖生意,有一次,夫妻两人闲谈时,妻子提议,“你手这么巧,不如咱们自己学着做果模,自产自销。”杨龙一听,觉得十分可行,就找到老丈人的供货商商量学习的事情。可哪成想刚开始就碰了一鼻子灰,师父的规矩是不传外人,得知杨龙的想法他果断地拒绝了。不死心的杨龙又多次上门拜访,后来被他的诚心、执着和对这门手艺的热爱打动,老师从青岛平度来到牟平,手把手教杨龙制作果模。

大概学了20多天,杨龙基本掌握了刻制果模的技巧。“这是个熟能生巧的活,光是会了做不出好的果模,得长年累月地刻制,才能慢慢掌握其中的奥妙,练成一把好手。”杨龙说,刚开始他成批量的制作,多的时候一天要刻四五十个果模,经常干到深更半夜,长时间低着头刻制花纹,猛地一抬头,觉得脖子都僵住了。常年手握刻刀,杨龙的手上已经布满老茧,刚开始因为技术不够熟练,受伤流血更是家常便饭。“刻刀都非常锋利,有一次一下子捅偏了,刀子直接扎到了手指肚,流了好多血。”杨龙说,在很多个遭罪的瞬间,脑子里也闪过放弃的念头,可是伤口愈合了之后,还是一如既往地拿起工具跟这些模子较劲。

杨龙家的院子里,有一堆堆高高的板材,几乎要和房檐齐平,而这些都是制作果模的原料——老梨木。制作果模,要把这些老梨木阴干半个月左右,再到木板上画样,用电刨按照画出来的样子切割出果模的原始雏形。杨龙没有学过美术,也没有任何绘画的基础,每次雕花前,他给模子画底稿,仅仅只是寥寥几笔、画一个大概的轮廓,但只要拿起刻刀,图样就都在他心里装着了,而且刀刀精准。果模的原始雏形切割好后,需要上锅蒸煮两到三个小时。“蒸煮可以杀死木材里的虫卵和细菌,果模是用来做面食的,得保证健康安全,蒸煮也能增加木材的韧性,延长果模的使用寿命,木头吸收水蒸气变软,雕刻也会变得轻松一些。”杨龙介绍道。雕刻果模要经历二十多道工序,蒸煮出锅的果模雏形就可以刻制了。先用凿子按照果模的形状将多余的木头凿除,再用远凿修边、用刻刀一点一点地刻出各种图案。经过打磨,在果模背面烫上“杨龙手作”的章后,一个果模在历经三十多种工具、二十多道工序雕琢之后,才算真正完成。

杨龙的果模,如今也与时俱进,不再是从前几个简单的花样了。有传统的寿桃、莲花、鲤鱼,还有新颖的十二生肖主题的,在创作中,杨龙往往还会加入自己的创意,比如在莲子中加入“福”元素,在“福”字两边各卧着两条小鱼儿,寓意幸福绵延、年年有余。杨龙说,虽然现在市面上好多果模都是用机器刻成的,也有很多样子,但和手工的比起来,终归少了那么一点儿“灵魂”,手工雕刻而成的果模中承载的雕刻者的心血和创意,是机器远远比不上的。

一项技艺的传承,不仅是手艺和其作品的传承,更是中国千百年来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智慧的传承。这些价值观与工匠精神,经过了二十多年如一日的浸润而渗入杨龙的灵魂里。如今,杨龙偶尔也会受邀向市民展示他的果模作品,他说,如今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这样技艺继续传承下去,同时让更多人了解到果模技艺以及传统文化的魅力。
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